MeowMai 迫仑、古值与源趋值核心设定详解 1. 源趋值(Γ) 1.1 基本定义 符号:Γ(Gamma) 单位:迫仑(Pl,Planck简写变形) 数学描述: \Gamma = \frac{\sum_{i=1}^4 S_i^2}{V \cdot \ln(G+1)} ($S_i$为四轴能弦数,$V$为空间体积,$G$为古值) 物理意义:单位体积内元子的能量密度,决定物质相态与能量流动强度。 1.2 分级标准 Γ值范围(Pl)现象特征典型案例 0.0-0.3元子真空区大灾变后的荒原 0.3-0.5常规稳定区人类聚居城市 0.5-0.7鸣物激活区自修复建筑群 0.7-0.78临界风险区时间循环实验舱 >0.78晶化不可逆区古战场遗迹晶矿 2. 古值(G) 2.1 核心概念 符号:G 单位:年⁻¹(能量衰减速率单位) 动力学方程: G = \frac{\Gamma_0 - \Gamma(t)}{t \cdot \Gamma_0} ($\Gamma_0$为初始源趋值,$t$为时间) 物理意义:表征元子能量损失的"衰老指数",值越大表示能量衰减越快。 2.2 典型场景 场景G值范围(年⁻¹)说明 新生晶矿0.05-0.1能量稳定,适合长期存储 城市供能网0.3-0.5需定期充能维护 战争晶化区0.8-1.2能量暴走不可控 原元子海渗透>1.5穹顶裂隙危险区 3. 迫仑阈值(Γ/G) 3.1 临界现象 厄门本现象此内容 登录 或 注册 后可见